《中国记者》杂志
病例信息
患者基本信息
性别:女性
年龄:35岁
职业:外贸公司职员
居住地:常居广东省内
旅行史:1周前从印度尼西亚(登革热/基孔肯雅热流行区)出差返回
主诉
发热伴全身关节疼痛3天,皮疹1天
现病史
3天前:突发高热(39.5°C),伴寒战、头痛、肌肉酸痛,自服“布洛芬”后体温可降,但反复升高。
2天前:出现双侧腕关节、膝关节剧烈疼痛及肿胀,活动受限。
1天前:躯干及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,无瘙痒。
伴随症状:轻度恶心,无呕吐、腹泻,无鼻衄、牙龈出血。
既往史
健康:无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
过敏史:无药物过敏。
疫苗接种史:未接种黄热病、登革热等疫苗。
体格检查
生命体征:T 39.2°C,P 92次/分,R 18次/分,BP 118/76 mmHg。
皮肤:躯干及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,压之褪色,无出血点。
关节:双侧腕关节、膝关节肿胀、压痛(+),活动受限。
其他:结膜轻度充血,咽无充血,肝脾未触及,无淋巴结肿大。
辅助检查
血常规:
WBC 3.2×10?/L(↓),淋巴细胞比例升高。
PLT 110×10?/L(轻度减少)。
Hb 125 g/L(正常)。
生化检查:
ALT/AST 轻度升高(ALT 68 U/L,AST 75 U/L)。
CRP 32 mg/L(↑),血沉 40 mm/h(↑)。
病原学检测:
基孔肯雅病毒RT-PCR(+)。
登革热NS1抗原/IgM(-)。
寨卡病毒抗体(-)。
影像学:
关节超声:腕关节滑膜增厚,少量积液。
病例讨论
诊疗经过
初步诊断:
疑似蚊媒传染病(基孔肯雅热?登革热?)。
处理措施:
隔离防蚊:单间病房+蚊帐,避免蚊虫叮咬传播。
对症治疗:
补液+对乙酰氨基酚(避免NSAIDs以防出血风险)。
关节痛:冷敷+短期低剂量泼尼松(5mg/d,3天)。
监测:每日复查血小板、肝功能。
确诊:基孔肯雅病毒PCR阳性,排除登革热/寨卡病毒。
出院建议:
居家休息,继续防蚊1周。
随访关节症状(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数月)。
病例要点总结
流行病学线索:疫区旅行史+蚊虫叮咬暴露。
关键症状:高热+小关节剧痛+皮疹(与登革热鉴别重点)。
治疗原则:支持为主,避免阿司匹林/布洛芬(出血/Reye综合征风险)。
提一个问题:若该患者血小板降至80×10?/L并出现皮肤瘀斑,应优先考虑何种并发症?如何调整治疗?